ng体育官方网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6月20日,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总结这场特大灾难中政府的宣传政策及媒体的新闻报道经验,有助于为今后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提供借鉴。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政府是民众的“主心骨”,是最权威的信息源,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器。正因为如此,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灾情状态及救灾信息,有利于防止灾后的恐慌情绪和谣言蔓延,有利于稳定公众情绪和社会秩序。地震等自然灾害信息的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部分。国务院新闻办和各省级新闻办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卓越表现,使大灾之后的信息透明渐成常规。
国务院新闻办是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中枢。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16:00,国务院新闻办就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将地震灾情和政府行动在第一时间告诉世界。截至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就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了28次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国家地震局、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商务部、外交部、国侨办、国防部等十余个相关中央政府部委办之高层及有关权威专家相继在国新办进行新闻发布,中组部、四川省官员也走进了新闻发布厅。抗震救灾中的医疗救援、农牧业灾情、农业抗震救灾、灾区农产品供应、人畜患病防治以及农业生产,人民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情况、抗震救灾的通信保障、设备工具保障情况和救灾供电情况、地震灾区群众生活安排情况、中央企业抗震救灾总体情况等等,逐一通过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开。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把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政府声音传向全世界。此外,各部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也成为灾情发布的重要平台。
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为代表的各省市新闻发布机构,是发布灾区一线状态及救援进展的主要渠道。地震发生后至5月末,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几乎每天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将全省地震受灾累计遇难人数、安葬人数、累计受伤人数、从废墟中救出人数、临时安置人数、失踪人数一一公之于众,并就财政收拨救灾资金情况、伤员救治情况、卫生防疫情况、物资保障及受灾群众安置情况、防止次生灾害、工业生产救灾情况、畜牧业生产救灾情况、堰塞湖险情处置情况、生产自救情况、中小学生复课情况逐日进行详细介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根据灾情进展,有力协调省属机构负责人阐明政府的行动、原则、主张、计划。此外,甘肃、陕西等受灾严重省份的新闻发布也可圈可点。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机制进步的背后,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制度建设的积极推行。在2005年,国家保密局与民政部就共同发布了《关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的通知》,决定自2005年8月起,对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员的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两部委负责人均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减灾事业的发展,继续把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作为国家秘密,既难以适应我国救灾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自然灾害的关注,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也有利于在减灾和救援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负面新闻”的遮掩和封锁,随着这一《通知》的发布而成为历史。而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直接推动政府官员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今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为各级政府的信息公开提出了法律蓝本和制度要求。面对此次巨灾,中国政府及时、准确发布的各类权威信息,不仅消解了国人的恐慌情绪,同时充分满足了公众的合理知情权,得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认可。可以预料,面对公共突发事件,中国政府的信息透明政策将成为常规。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反应迅速。新闻媒体在这次地震报道中的优异表现,得益于政府机构改革进程中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媒体的转型,也得益于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技术的飞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过5年前的非典考验,媒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事件的报道,发生了质的飞跃。
1.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迅速行动,筑起抢救生命的特殊防线分钟后,新华社发出第一条有关地震的英文快讯。两分钟后,简明消息发出:“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随后,这一消息在网上开始广泛传播。15时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中央电视台在半小时内开通了建台历史上周期最长的直播节目,并在随后的直播中以时空连线、专家访谈、滚动字幕等方式追踪事件进展。凤凰卫视、四川卫视等电视台也对抗震救灾开展了同步直播。
第一时间接近灾区是报道新闻的前提。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随行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总理抵达灾区的文字、广播快讯和电视画面。在飞机上的电视画面在电视台反复播出,公众第一时间获知政府行动和主张,化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许多媒体的记者纷纷背起行囊出发,走进地震灾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新闻工作者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态度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及时、高效、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筑起了抢救生命的特殊防线.纸质媒体创新报道模式,人文关怀与媒体导向有机结合
各媒体依据自身定位,随后对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各纸质媒体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创新版面、重点突出,将人文关怀的立场和媒体的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与提出的新闻媒体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高度一致。《人民日报》5月13日的头版头条是《中央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而《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在报眼位置格外醒目。这体现了《人民日报》在传播党的声音、稳定民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使命。5月13日各省日报的头版头条大多也是汶川地震及当地震感与受灾情况的消息,而《辽沈晚报》、《重庆晚报》等都市类媒体,用大幅图片及加粗的特大号标题,展现了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的惊恸、焦灼、迷茫、苦楚,也展现了新闻人对灾情的震撼、对灾区群众的同情。《科学时报》连续多天的以“创新为民、科技救灾”为主题,从科技界救灾进展、地震发生机理、灾后重建方略等方面全面报道,而刊发于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祸起龙门山断裂带》一文,清晰传播了震后的科学家声音,获各界好评。
媒体报道不仅给人们展现了灾区真相,更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决策,及国际友人和国内民众对抗震救灾的支持、支援。在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直播中,前方记者将最近的救灾进展及困难、灾区对救援物资的需求、受灾群众的呼声、当地政府的救灾措施等“场内”信息,通过时空连线方式“无时差”地告诉“场外”世界,以便政府适时调整政策,专家发挥专业特长,民众慷慨捐款捐物,直接推动抗震救灾工作进展。而平面媒体更多地通过对典型细节、鲜活场景、新闻图片等方式,展现出灾区群众的坚强、坚持、坚韧,在亲人逝去、家园破坏后的人性力量和对生命的自我拯救;通过对政府决策者与发言人的跟踪报道,展现政府各级干部对事业的高度忠诚、在灾区现场的英明决策;通过报道救援现场,展示官兵、武警战士、白衣天使以及志愿者们对灾区人民的倾情投入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场外“八方支援”的壮举报道,以揭示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透过这些感人的故事,读者们记住了一个个可爱的生命,全国民众也受到了灾难教育,提升了救助理念。透过这些报道,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各类新闻媒体在突发性灾难报道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舆论引导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必须解决的紧迫现实问题。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主流新闻媒体在“主流、权威、公信力”方面大做文章,体现出对突发事件较高的鉴别和判断能力。而专业性、地域性、都市类媒体发挥所长,根据读者定位和受众需求策划选题、采写报道。在救援工作的“黄金72小时”,媒体大量报道了生还者的故事,而72小时之后的几天内,在废墟中出现的“生命奇迹”鼓舞着每个心怀一线希望的人;而后,各媒体突出典型报道,强化人物特写类深度报道,推出政策建议类研究性报道,形成民众、传媒、政府、学界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消除了舆论中不良倾向,并直接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当救援工作进入6月之后,生产自救与灾后重建成为新的主题,媒体的典型报道、专家采访等方面也不遗余力、亮点突出。
网络媒体是此次抗震救灾报道的一支重要力量。网络媒体全面整合了通讯社、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的信息,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使更多的民众知道了这场地震的状况。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稍后,新华网又发布快讯,并推出专题《地震应急措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等官方网站及新浪、搜狐、腾讯等商业网站纷纷推出了抗震救灾专题,通过各大网站的抗震救灾专题,网友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地震灾区的救援进展情况。除了信息发布,网络的其他功能在抗震救灾中亦有体现。例如,阿坝州政府网站在地震发生后,冒着生命危险提供重灾区信息,一度成为自救和让全国人民了解灾情的重要渠道。一些搜索引擎发出地震图,方便了解地震紧急情况;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布合适空降的地点的帖子,最终为空军救灾行动提供了有利帮助;多家网站开通“寻亲平台”,为因地震而分散的人们牵起一座桥梁;而博客、播客(视频分享)和即时通讯工具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后网上对“范跑跑事件”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师德、责任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认为,“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
由于中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迅速行动和信息公开,使得西方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几乎都成正面性的报道。中国在应对这场突发危机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举国动员力和舆论传播力,得到了海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赞誉。这与此前的等事件的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地震发生后,有80位境外记者获得了与境内记者同等的待遇,在第一时间赴第一线采访,有近百位西方媒体记者到灾区采访,全面报道中国抗震救灾进展。记者在第一时间赴灾区采访,这是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保证境外记者自由采访的“国务院477号令”得以贯彻落实的结果。2006年12月1日,签署国务院477号令,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宣布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到2008年10月17日北京奥运筹备和举行期间,放宽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的限制。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这是一件标志意义的事情。新规定包括九条,最大的突破是其中的第六条和第七条,即今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而不像之前需事先申请并经过批准之后才可进行。这一点采访自由基本实现了。“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协助采访报道工作”,之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不允许的。
西方媒体的报道,从两个层面比较完整地勾画了此次地震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一是政府行动力较为高效、信息较以往公开,关注点集中在灾情的实况、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等;另一方面是民众的国家认同程度空前高涨。大多数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承担起关怀者的责任,对受灾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对救灾行动的极力支持,对拖延救灾的行政效率进行抨击。境外记者来自新闻现场的报道,与引自中国官方的消息互相补充,使得有关中国的报道获得了本土与全球的良性互动。按照“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的最新观点,一个国家的“巧实力”(smart power)是能否赢得国际舆论主导权的重要因素。“巧实力”是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代表的“硬实力”和以文化、传媒和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软实力”巧妙结合后,在“国际意见市场”上能够发挥更大影响的一种新型“合力”。这次“四川大地震”期间,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硬实力”的显著增强在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信息公开加速后,软实力的提升也有了制度性的保证。二者的合力能够体现出来。
美国有线日晚引述新华社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发布地震灾情的最新报道,对中国政府在灾后的快捷行动表示肯定。5月15日,CNN网站刊发《中国地震灾民忍辱负重》的文章,“有些灾民身上覆以塑料以阻挡震后来临的雨水。但虽然缺粮、水、电话及物资,多数灾民没有要求也没有抱怨有些玩纸牌来打发时光很自信他们会获照顾。”随后,CNN就失去孩子父母的悲恸、堰塞湖的险情、女警官为地震孤儿喂奶等,作了大量细节性报道。这些报道以小见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地方官员的责任感,“感动了许多美国人”。5月19日,CNN在中国举国默哀3分钟后,发表了题为《情感在中国举国默哀中流淌》的报道。文章说,在四川省会成都,数千百姓的情感在哀悼活动得到了宣泄。在180秒的哀悼活动结束后,他们高喊着支持灾区的口号。CNN现场记者口述说:“在静默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些人哭泣着他们对于如此多人的遇难感到难以置信和震惊。”CNN对中国地震灾情的翔实报道,与此前CNN主持人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攻击与污蔑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平面媒体也进行了全方位报道。5月15日,《》发表一篇新闻分析文章《中国:一场没有保留的救援》,除了赞赏中国官方媒体大量及时和开放的报道外,文章还把这次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表现,分别和缅甸热带风暴、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灾工作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此外,文章还将中国政府在四川地震的表现,与美国政府在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的救灾工作做了比较(那次救灾,美国政府的失误和缓慢遭到美国国内强烈的批评)。这篇文章说,中国政府对自然灾害的处理能力,展现出的不光是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展示出政府有效的行动能力和体制的优越性。《》5月20日刊发的另一篇文章说,地震释放出中国民间的巨大力量。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地震发生后2分钟发布了短讯,成为全球最先发布此次灾情的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BBC传播了中国政府全力抗震救灾、伤亡人数逐渐上升、潘基文称赞中国对地震的反应、中国地震区面临强降雨、塞堰湖处于高危状态等消息。在5月13日的报道《两起天灾,对比鲜明的对策》中,BBC记者就中国和缅甸两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报道指出,地震发生后几小时之内总理就坐在了去往受灾地区的飞机上,房屋倒塌的照片和被困生还者的图片传遍了全球,一些外国记者也被允许进入灾区进行实地报道,对于外来援助问题,官方已表态对正在投入的物资援助表示欢迎,“中国政府很清楚地向他的人民及外界展示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并且对公民的生命财产负责。”这是较为少见的客观性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5月12日对中国的地震救援作了全方位报道,“中国国家主席已迅速下令采取一切措施救助在地震中的受伤者,总理已经赶往了震区。在电视采访时评价人民冷静和勇敢。中国政府当局已经指派了军队到达地震地区进行援救行动。”文章还就地震伤亡情况、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对地震的表态作了报道。法国《新观察家报》转引合众社的消息说,中国政府此前对自然灾害曾一度“掩盖其危机与不幸”,而在此次地震中,中国的电视、广播、印刷报刊对地震救援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这显示出,中国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信。它认识到,通过自由分享信息,可以赢得舆论支持及其人民的理解。”法国《世界报》5月26日刊发《中国地震引起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团结趋势》指出,突发的地震灾情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各阶层人民空前团结一致。
在英法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也存在着部分不友好的声音。英国《卫报》在5月13日的一篇报道中,大幅渲染地震中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主因不在于地震本身,而在于建筑物的质量,文章引述都江堰市部分失去孩子的父母的观点说,“官兵来的太迟,建筑商偷工减料,官员贪污”,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这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在6月3日《费加罗报》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对百余名丧失子女的父母的诉求做了报道,“这些父母的孩子死于地震时学校的坍塌。他们要打一场官司。”法国《解放报》5月16日的报道中说,“这是一场被充分利用的灾难”,中国执政党以此重塑国际形象。这充分说明这些媒体在中国震灾报道中的主观偏见。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说,在地震面前,声势浩荡的“草根”志愿者运动,预示着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广泛的公民社会。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也对地震灾情进行了全面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在同日刊发的一篇专访中说,“中国正把(抗震救灾)当作一个重新挽回国际声誉的好机会。”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亦作了全面而客观的报道。